你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党史中的廉洁故事丨招待时每桌上了一只鸡,他却一点都不给面子......

2021年6月8日 来源:灌云清风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党史中的纪律

★1921—2021★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为讲好百年党史上的优良作风和纪律故事,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党性营养,今天,为您讲述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陶铸同志对纪律的重视一以贯之,他严于律己、勤勉务实的品质,给身边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jpg

1


  1959 年3 月,广东清远县发生严重水灾,损失惨重。陶铸闻讯,立即带了部分负责同志到清远视察灾情。吃饭时每桌上了一只鸡,陶铸见状,顿时生气地问:“为什么要这样搞?”


  陪同的地方领导回答说:“清远的鸡全国有名,请您和各位领导尝尝口味啊!”


  陶铸质问:“今年的清远是鸡闻名,还是灾情闻名?”


  地方领导站在那里,十分尴尬。


  陶铸把筷子一丢,生气道:“灾情这么重,你们还有心情享受地方佳肴!我不饿,你们谁饿谁吃!”


  地方领导纳闷不已:招待省委书记,上了一只鸡,这算得了什么?陶书记怎么一点都不给面子呢?


2


  1960年9 月下旬,陶铸带领秘书、警卫和省里有关部门的几个干部来到湛江化州县的龙首乡,看望在抗旱救灾中有功的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此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百姓到了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的地步。为了挽救危局,省委提出“共赴国难,准备吃苦”的口号,并规定不准大吃大喝,不准用公款请客,半年内不准吃猪肉。可是,刚进入龙首乡的村庄、陶铸就发现村口站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陶铸刚下车、人群里便爆发出一阵“欢迎陶书记前来视察”的呼喊。陶铸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很不高兴。但在群众面前,他强忍怒火,说:“我们绕过去,从别处进村。”


  在前来欢迎的县社干部指引下,陶铸等人进到乡公所。没想到,乡公所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香蕉、橘橙、菠萝、糖果……看到这些,陶铸扭头就走,不肯进屋、尾随在后面的县社干部,正好跟陶铸迎面相撞。

2.jpg

  陶铸站在院子里,望着围过来的县社干部,他终于大发雷霆了:“同志们,现在是国难当头,省委号召共赴国难,准备吃苦。你们这样搞,劳民伤财,不符合省委精神。你们这样搞,严重败坏了我们党的形象。我可以肯定,这不是群众搞的,而是你们干部搞的。我是来了解民情的,不是来吃喝玩乐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即便嘴上不说,也会在心里诅咒我们。因此你们要向群众检讨,并且要制定出改正措施。不得到群众满意,不能离开龙首!”说完,拂袖而去,直弄得前来迎接的地县干部尴尬不已,下不了台。


  正是由于陶铸的严格要求,对下属严辞批评教育,此后各地在接待陶铸时,再没有列队、设宴之类的事情发生,广东省上下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风气。也正是由于陶铸做到了严守纪律、好坏分明,广东不论领导干部或一般干部,也不论机关干部或是基层干部,逐步形成了一种以艰苦奋斗为荣、自觉深入基层、同群众一起大干的好风尚。


(摘编自《永州党史人物丛书——陶铸的故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019 © Copyright http://www.gylzw.gov.cn 中共灌云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http://www.gylzw.gov.cn beian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20200690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