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廉洁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灌云县将“廉景观”延伸到“廉三观”
为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总结宣传江苏各地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近期江苏省社科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党的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江苏”优秀成果遴选活动。经专家评审,目前已遴选出初步入围成果。本公众号今推出第十四期优秀成果。
中办印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具体内容,从“廉政”到“廉洁”,关注更加全面,意蕴更为深厚,对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关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廉洁守职,还关注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改造。如何让廉洁文化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灌云县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深入挖掘“灌水云山”清廉文化内涵,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红”+“廉”挖掘特色文化 该县依托“中国倡廉第一人”伊尹晚年结庐退隐的伊芦山,打造“古韵清风”文化研习之旅精品线路,推出观赏清廉风物、品读楹联家训、听闻廉臣轶事、体验民间绝艺、学习非遗传承等特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还原廉洁故事、红色记忆、乡贤文化、乡土资源,打造“开山岛+”、灌云烈士陵园党史实境课堂等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把廉洁文化思想内涵具象化,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 王继才家风馆 “景”+“警”注重创新整合 立足县内独特旅游资源禀赋,“串珠成链”推出“梨荷枫梅”四大景区“廉景”清风线路,整合同兴镇梅园、伊芦山枫园、潮河湾荷园、伊甸园梨花廉政园,以及党风教育基地、杨集廉政教育基地的“四园两基地”,打造“四季有美景、季季有清风”廉洁品牌。以景述廉、以文化人、以案示纪,今年以来,共计举办系列活动50余场次,受众达1万余人次。 “灌云清风”廉政公交线路 “视”+“听”丰富教育载体 在全县“两台一报”“两微一端”的基础上,开设“微讲堂”“微解读”“微关注”“微视频”“微讲座”等5个廉政教育栏目,推出“小刚夜读”廉洁谈心谈话类广播节目。联合举办“山海廉韵·清风传家廉洁文化基层行——走进灌云”,推出省级“非遗”项目淮海剧团“廉戏下乡”,制作廉洁微电影《清风传家|王继才:一家三代守护同一面旗帜》《廉风从开山岛吹来》《家风》,在寓教于乐中将廉洁文化深耕厚植。
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基层往往因为思想认识、区域差异、资源差别等多种因素,存在简单泛化、活力不足等不同程度问题,甚至沦为空洞的口号,与筑牢不想腐防线、推动标本兼治还有一定差距。所以要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基础作用,必须通过示范引领、体制机制、服务供给、产业资源等多维推动,从而实现廉洁文化建设广泛覆盖、有效覆盖,使全社会清风正气不断充盈,推动崇德尚廉蔚然成风。 1 凸显党内政治引领 把党章党规有关廉洁自律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列入三会一课基本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开展纪法教育月、教育周活动。多形式、多平台、多层次开展警示教育。 2 融入当地发展大局 将廉洁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纳入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等考评。建立廉洁文化“大宣教”格局,建立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机制。 3 培育廉洁文化业态 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廉洁文化建设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积极鼓励多元市场主体投资、参与廉政文化建设项目开发,打造多元化廉洁文化产品。探索“文化+IP”等新业态,做大做强廉洁文化产业,带动当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4 创新形式内容载体 将当地资源和当下热点结合起来,立足本地化廉洁元素IP“小切口”,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精品理念,用生动活泼、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匠心打造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反映廉洁文化的文艺作品。打造全媒体矩阵,完善涵盖“报、网、端、微、屏”的传播体系,多维度开展“六进”宣传,增加受众黏接性和媒体影响力,提高廉洁文化传播力、穿透力。 5 健强优质人才队伍 提质扩容人才队伍“蓄水池”,坚持“输血”“造血”并重,注重发掘培养本土人才,重点着力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的挖掘培养与管理使用。通过评选、表彰等形式推动人才的成长,完善人才职称评定和宣传、奖励办法,适当下放职称评定权、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开辟职业上升空间等,激励基层人才发挥“智库”作用。 (灌云县纪委监委)
- 上一篇:我县廉洁文化工作荣获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江苏”优秀成果奖! 2023/11/3
- 下一篇:警钟 | 靠企吃企 难抵诱惑终自毁 2024/5/22